描写端午节最简单的古诗2首,冷门却文采飞扬,让人一见倾心
端午节是传统节日,历来受到世人重视。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,深受百姓的喜爱。所以,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端午节,抒发喜怒哀乐之情,那是再正常不过。
第1首,《五月六日,发石头城,步望前船,示舍弟兼寄侯郎》:客子去淮阳,逶迤别梦长。水关开夜锁,雾棹起晨凉。烟月期同赏,风波勿异 行。隐山曾撼橹,转濑指遥樯。蒲叶吴刀绿,筠筒楚粽香。因书报惠远,为我忆檀郎。
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沈亚之。沈亚之作为诗人,可能大家不太熟悉,不过他写的唐传奇《冯燕传》、《秦梦记》都颇为有名。因为沈亚之是吴兴人,所以在当时被称为“吴兴才人”。
上面这首诗是端午节后一日,沈亚之从南京出发,准备前往淮阳。从诗中可以看出,沈亚之的弟弟应该还是在吴兴老家,因为诗中提到了“蒲叶吴刀绿,筠筒楚粽香”。而吴兴所在的湖州,在春秋时期属于吴楚之地。
所以,这首诗是沈亚之在旅途的船上,写给弟弟的思念之诗。开篇“别梦长”三字,点出了沈亚之身在外地的无奈,也点出了他对家乡的怀念。
“水关开夜锁,雾棹起晨凉。”写沈亚之在船上看到的独特景致,同时“锁”与“凉”两个字体现了夜晚和早上两种气候特征,更是沈亚之的内心感受。
“烟月期同赏”,有海上共明月之意,然而期望共同赏月而实际上不能够共同赏月,说明了诗人心中的无奈,也体现了羁旅的惆怅。相信身在老家的弟弟,应该能够明白沈亚之的内心悲伤。
“蒲叶吴刀绿,筠筒楚粽香。”这两句巧妙回应了诗歌题目的“五月六日”。因为是端午节,所以才有这种蒲叶与粽子的景象。这两句用词精确,意境美好,让人感受 到了端午节的文化韵味。
联系到其他人都是一家子团团圆圆,一起过端午节,而沈亚之却不得不漂泊外地,其中的感情不必多说。所以诗意很自然过渡到沈亚之怀念弟弟与侯郎上面,“为我忆檀郎”,带出无限思念,留下一片真情。
第2首,《乙丑重五》:盘中共解青菰粽,衰甚犹簪艾一枝。寂寞废诗仍止酒,今年真负此佳时。
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。大家都知道,陆游这个人喜欢写诗,据说流传9300首诗,是古代留存诗歌最多的诗人。
诗歌这东西,贵精不贵多,所以老实说,陆游写了大量水平不太高的诗歌,而一些好诗好句,陆游也忍不住重复自己,“抄袭”自己。
譬如,每到端午节了,陆游就忍不住要写诗了,写了《己未重五》:“门楣束艾作神人,团粽盘中节物新。安用丹书禳赤口,风波虽恶不关身。”《乙卯重五》:“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。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。旧俗方储药,羸躯亦点丹。日斜吾事毕,一笑向杯盘。”等等诗歌。
个人觉得,上面这一首《乙丑重五》虽然冷门了点,但是诗味十足,令人惊艳。诗歌写于公元1205年(南宋开禧元年),而陆游是1210年死的。
写这首诗的诗号,陆游80岁了,虽然在古代已经是高寿了。但陆游察觉到生命在逐渐消减,而生平理想不得实现,心中的苦闷不想可知。
所以我们读诗歌“衰甚犹簪艾一枝”,明明是一种老当益壮,不肯服老的描写,却忍不住替陆游感觉到悲伤。我们能够分明感受到陆游也只是强自劝慰自己,他只是故作从容罢了。所以“盘中共解青菰粽”,其实也是一种悲伤的味道。
“寂寞废诗仍止酒”,喝酒不能喝了,心中愁苦也写不出好诗了,这就将前一句的“衰甚”两字更递进了一层楼,仿佛可以听到陆游的感叹:“甚矣吾衰矣!”
不能喝酒,不能写诗,陆游很自然推出了结尾一句:“今年真负此佳时。”其实陆游心里知道,辜负的何止是今年的端午佳节呢?这么多年,难道不都是辜负吗?
杜甫说:“名岂文章著,官应老病休。飘飘何所似,天地一沙鸥。”相信1205年端午节时候的陆游,应该有相似的想法吧。而一生想着的恢复大业,只能在最后化成了一首千古绝唱《示儿》了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