僭越是什么意思 雍正清除年羹尧时,其中僭越罪因何而来?
古代君臣之间的礼仪是有规定的,特别是大臣见皇帝有一整套礼节,如果有一个礼节错了,就会犯“僭越”之罪。也就是超过本分做事。古代王室中犯僭越罪的很少,除非一些人不懂或者有意谋反,因为作为人臣都知道哪些做,哪些不改做。
雍正年间,年羹尧作为雍正手下的封疆大吏,最后突然被雍正帝拿下,并赐他自尽。雍正给年羹尧定了92条罪状,其中有一条“僭越”罪名,认为年羹尧犯了违反君臣之罪。在世人眼里,年羹尧是武官,其实年羹尧是文官出身,他21岁就中了进士,仕途上顺风顺水,一路当到了封疆大吏。作为文官,难道不敢“僭越”之罪吗?
罪名情况
年羹尧年轻时就考中进士,后来他在仕途基本没有阻力,特别是妹妹当了贵妃,年羹尧的地位更不可一世。史料记载他:“才气凌厉,恃上眷遇,师出屡有功,骄纵。行文诸督抚,书官斥姓名。请发侍卫从军,使为前后导引,执鞭坠镫。”
年羹尧正是由于受到尊崇,而不可一世,而且也遭到了雍正皇帝的不满。1724年,年羹尧进京拜见雍正帝,他在途中命令直隶总督李维钧、陕西巡抚范时捷在路上跪迎。如果这是年羹尧的意思,那他就是犯了“僭越”之罪。
但这里有一细节,雍正帝对年羹尧最初很赏识,而且给其大权,西部问题由他直接决断,也可直接向雍正汇报。而李维钧与范时捷迎接年羹尧也是雍正安排,至于怎么迎接并没有细说。谁都知道年羹尧是皇帝的小舅子,谁敢怠慢。
而且年羹尧时京城后,也有王公大臣给其下跪气泡病接,而年羹尧连看都不看一眼,被大臣传为“无人臣礼”。
雍正接见年羹尧后准备回到任上时,接到雍正的谕旨:“凡人臣图功易,成功难;成功易,守功难;守功易,终功难。……若倚功造过,必致反恩为仇,此从来人情常有者。”
这份谕旨中,雍正改变以往表扬年羹尧的话语,开始警醒年羹尧。从此雍正与年羹尧的关系出现变化。
而此后弹劾年羹尧的罪名,“僭越”的罪名增多,比赠给下属礼品,还要令其“北向叩头谢恩”,甚至给总督、将军的文书,本来是平级行文,据说年羹尧还敢称“令谕”,把同级的官员看作下属官员。
在年羹尧的罪名中,他到边疆时,甚至要蒙古扎萨克郡王额附阿宝见他,必须行跪拜礼。而对雍正派来的侍卫应该尊重,但年羹尧却把他们当作为仆人使用,“前后导引,执鞭坠镫”,这也被人看作是“僭越”罪。
按照清朝规定,凡是“上谕”到达的地方,地方官员都必须行三跪九叩的大礼,跪请圣安。但雍正两次给年羹尧下恩诏,年羹尧都“不行宣读晓谕”。他还私出资印了《陆宣公奏议》,让雍正写序言。但雍正还没写出来时,年羹尧自己代雍正写了一篇,请雍正认可,这也犯了大忌。
年羹尧罪名中还有“御前箕坐,无人臣礼”,也这是雍正对其生气的一面。
一枚棋子
年羹尧历经康熙、雍正两位皇帝,在朝中大名显赫,谁都知道年羹尧是雍正的人。但恰恰因为年羹尧是雍正的人,使他不经意间卷入了皇子之间的内斗。
历史上雍正继位一直是一个谜,有学者认为雍正继位名不正。只因康熙的儿子太多了,谁都想当皇帝。康熙临死前的“九子夺嫡”成为清朝入关后一次很严重的宫廷内斗。雍正当皇帝后,与八爷党之争很激烈。
不过雍正对八王胤禩很大度,让其担任总理大臣。据史料记载,但在迎接年羹尧方——王公大臣不必要下跪迎接年羹尧,但胤禩为了让年羹尧出洋相,借机丑化雍正,因此他带头给年羹尧下跪。其实年羹尧并没有意识到这是“套”,既然大臣们下跪,他还以为是雍正安排,因此没有及时下马,也没有当回事,于是就成了一条罪名。
此后京城传出雍正听从年羹尧的意见,要铲除八爷党。这些话都刺激了雍正,也使雍正产生对年羹尧的杀心。
但雍正与胤禩之间的内斗,年羹尧只是一枚棋子,棋子的命运是悲惨的。
动了杀机
其实年羹尧的提拔与雍正有关系,当时康熙皇帝让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,而雍正借机也让年羹尧出任任甘陕巡抚。但年羹尧不知道,以为是胤禵帮忙,就去拜访,险些被雍正拿掉他的职务。
雍正当皇帝后,为打击八爷党,就把胤禟派到年羹尧的军中任职,实际上就是年羹尧看管好胤禟。没想到年羹尧对胤禟很好,两人还处成朋友。年羹尧并非投靠八爷党,因为八爷党实力很强,随时威胁到雍正皇位,于是雍正动了杀机。
后来年羹尧点背,又得罪了怡亲王胤祥,因为年羹尧手下有人弹劾一位叫金南瑛的道员,谁没想到金南瑛后台竟然是胤祥。而胤祥是雍正的人,与胤祥对着干,很显然就是投靠了八爷党,因此雍正必然要除掉年羹尧。
由引可以看到,年羹尧并非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,他只是一个宫廷斗争的牺牲品。另外年羹尧实际上成为八爷党利用的人,即使他左右讨好,也逃不过被雍正赐死的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