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曹植是哪个朝代的人 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

曹植是哪个朝代的人 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


曹植(192年-232年),字子建,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,生于山东武阳(今山东莘县,一说鄄城),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(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:丕、彰、植、熊)。三国时期曹魏诗人、文学家,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,曹植在太子之争中不敌曹丕,遂不得曹操重用,但其在诗与散文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,曹植的作品收录在《曹子建集》中。《曹子建集》共10卷,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。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,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。其中代表作有《洛神赋》、《白马篇》、《七哀诗》、《赠白马王彪》、《门有万里客》等,与曹操、曹丕合称为“三曹”。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”的评价。文学批评家钟嵘也在《诗品》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。

曹植自幼颖慧,年10岁余即脱口立论,落笔成章,深得曹操喜爱。曹操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,但因曹植行为放任,屡犯法禁,引起曹操不满,遂将世子之位给了他的兄长曹丕。

214年,曹植由平原侯徙封临淄侯,一直未来临淄就国。220年,曹操病逝,同年曹丕称帝,曹植来临淄就国。221年,曹植被贬为安乡侯,离开临淄,后来又封为东阿王、陈王。

黄初四年(223年),32岁的曹植徙封雍丘王。黄初六年(公元225年),曹丕南征归来,路过雍丘,与曹植见面,增其户五百。

黄初七年(226年),曹丕病逝,曹叡继位,即魏明帝。壮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,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叡,要求给予政治上的任用,拳拳之心可以使铁石心肠之人动容。

但过于冷静理智的曹叡却心如古井,不起微澜,对于曹植的种种表白和要求,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而已。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,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。曹植在文、明二世的12年中,曾被迁封过多次,最后的封地在陈郡。

太和三年(229年),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,其间潜心著作,研究儒典。太和六年(232年),曹植改封陈王,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,时年41岁,谥号“思”,又称陈思王,葬于今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鱼山村鱼山西簏,依山而建,封土为冢。南临鱼山八景之一的“星落陨石”,北傍曹植读书之地羊茂平台,墓顶悬崖峭壁,灌木葱郁。墓始建于三国魏太和七年(233年)三月,曹植曾被封为东阿王,在东阿时常登鱼山游览,有安寝于此的愿望,死后其子遵嘱将其葬于此。墓室分甬道、前室、后室3部分。1951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清理出土文物132件,其中除玛瑙珠、玛瑙泡、青玉璜数件较精外,其他大部为陶制明器,象车、案、壶、盆、鸡、狗、鹅、鸭之类的文物。为加强对曹植墓园的保护,1998年山东省文物局拨出专款,对曹植墓进行了修建,建成了现在的陵园。1996年11月曹植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另外还有两处曹植墓地,一处是河南淮阳城南三里之“思陵冢”。曹植晚年以陈四县被封为陈王,食邑3500户,当年即死在这里。

一处是河南通许七步村曹植墓。曹植两度被封为雍丘王,在雍丘生活时间最长,此地又是著名的《七步诗》诞生地。

曹植当临淄侯六年,实际在临淄的时间为一年左右。曹植在临淄心情郁闷,终日“置酒高殿上,亲友从我游……秦筝何慷慨,齐瑟和且柔。”(《箜篌引》),其《感节赋》中亦有“慕牛山之哀泣,惧平仲之笑我”之句。

曹植死后,临淄人民怀念他,为其立碑,即曹植辞碑。碑为圆顶方基,碑高48厘米,宽31厘米,厚11厘米,碑后阴刻孔子像,碑文来自《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》中的“颂曰”。三国史籍《曹植集》中记有此文,当是曹植所撰。此碑原存于临淄辛店街道仉行村南石佛寺内,现藏于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。

曹植“七步成诗”的故事广为流传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(见于《三国演义》),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《三国志》,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,《世说新语》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,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,否则将被处死,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: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,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,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但此诗是否为曹植所著作,至现今仍有争议。

曹植是哪个朝代的人 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的相关文章
sitemap